浦口区扶贫“三会”
2019年,浦口区扶贫“三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三会”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精准方略,凝聚社会力量,发挥体制优势,推动扶贫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级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人员,认真学习3月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整治问题、转变作风、落实责任。认真学习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省扶贫“三会”六届四次理事会精神和《南京市扶贫“三会”2019年工作要点》,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今年5月,区扶贫“三会”组织街道分会和区扶贫“三会”驻会人员,参加市扶贫“三会”举办的“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报告会。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处副处长万志海同志所作的“着力提升经济薄弱村发展能力,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战打赢打好”辅导报告,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相关政策和部署要求,深受教育和鼓舞。9月中旬,区扶贫“三会”按照区委的部署要求,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座谈会和基层走访等方式方法,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正能量,把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坚持推动银行与企业紧密合作,进一步支持和扩大就业扶贫
按照今年计划安排,认真做好2018年度扶贫贷款4296万元的贴息工作。经审核,全区共贴息280.23万元,带动1401人稳定就业,年增加收入5043万,年人均收入3.6万元。吸收4203人临时性就业,年增加收入6724.8万元,年人均收入1.6万元。3月中旬深入各街道扶贫分会调研,共同研究探讨扶贫贴息贷款发放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积极与紫金农商银行、靖发村镇银行、稠州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联系,深入调研,进一步明确信息互通、风险掌控、合作共赢的方法和措施。经过基层扶贫组织、企业(创业者)和银行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全区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8751万元、为去年(4296万元)同期的2.03倍。在8751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中:江浦街道1934万元,同比增长4.71倍。汤泉街道1586万元,同比增长2.36倍。永宁街道1475万元,同比增长1.45倍。桥林街道2456万元,同比增长2.04倍。星甸街道1300万元,同比增长1.3倍。在8751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中:单笔在30万元以上的贷款户数为75户,发放贴息贷款8225万元,户均109.66万元。单笔在29万元以下的贷款户数为41户,发放贴息贷款526万元,户均12.8万元。今年贴息贷款总户数为116户,户均76.12万元。
三、坚持凝聚各方力量,推进整村帮扶高质量发展
2019年1月23日,市扶贫“三会”领导到市、区扶贫“三会”帮扶联系点桥林街道刘公村调研,具体帮助指导脱贫攻坚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工作。4月17日,市、区扶贫“三会”再次深入帮扶村联系点桥林街道刘公村调研,按照脱贫不脱钩、不脱帮扶政策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今年以来,区扶贫“三会”积极争取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对刘公村级道路和大刘组滚水坝建设的资金支持达120万元;建成了100亩特色林果种植园,积极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认证;强化人居环境整治,狠抓“乡间小路、乡村小品、小池塘、小菜园”等项目建设。刘公村坚持从实际出发,管好用好村级低收入农户增收基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月20日,市扶贫“三会”在六合区竹镇镇召开的2019年重点联系村脱贫攻坚座谈会结束后,区扶贫“三会”及时组织各街道扶贫分会负责人传达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各街道扶贫分会,对联系的本街道一个行政村(社区),在推进民生项目,落实支持资金,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较好的成绩。据统计,今年以来,江浦等5个街道扶贫分会整村推进联系村1680万元(比去年684万元增长了2.45倍)的道路、水利、民生等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成。
四、坚持发挥体制优势,扩大帮扶济困群体
从今年3月份开始,区扶贫“三会”积极与区慈善总会、区残联、人寿保险浦口公司等部门,经过9次联合调研,征求各方面意见,反复推敲论证,于今年4月份达成一致意见,并正式付诸实施五项帮扶济困工程,称作“帮扶济困百万工程”。
1、与区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助医工程。从2019年起至2023年,每年双方各出30万元,共计60万元,为全区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家庭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员、临时救助的大病、重病患者、享受政府基本生活保障的孤儿等9类人员进行医疗费补助。补助标准为:国家规定二次报销以后,个人(家庭)承担医药费的10%。5月7日,区慈善总会和区扶贫““三会”在桥林街道举行全区医疗费补助发放仪式,为全区200名重病患者发放了57万元医疗补助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称赞。
2、与区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助教工程。从今年起,连续5年,区扶贫“三会”每年出资20万元,市扶贫“三会”支持我区5万元助学资金,共计25万元,全部汇入区慈善总会。区慈善总会每年出资220万元,为全区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家庭人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特困职工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特困残疾人家庭、孤儿学生、革命烈士(因公殉职、见义勇为)困难家庭中的在校学生进行资助,帮助其完成学业。
3、与区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助残工程。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双方各出20万元,共计40万元,为区残疾人康复中心110名残疾儿童(0-14岁)提供救助。目前,除区以上政府给予的补助外,每年每个残疾儿童家庭平均承担学费6600元。救助标准为:今年每个残疾儿童家庭救助3000元,明年提高到4500元。5月17日,区残联、区教育局、区慈善总会、区扶贫开发协会联合举办“助残共享?情暖浦口”主题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和好评。今年,区扶贫“三会”支持区残疾人康复中心20万元,用于康复多功能厅建设。
4、与区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助特工程。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双方各出20万元,共计40万元,为浦口区特殊教育学校108名残疾在校学生(现标准为每人每天午餐费15元)免费提供午餐,帮助这些学生家庭解决实际困难。2020年提标达每人每天午餐费20元,进入省内标准第一方阵。
5、与区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助创工程。从今年起,每年双方各出20万元,共计40万元,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创业、激励创业,让创业者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区扶贫“三会”在2017年、2018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对全区3619户建档立卡户7817人,实行人身意外伤害和家庭房屋财产两项保险,保费57.75万元。江浦等5个街道平均承担40%,区扶贫基金会承担60%。为这部分弱势群体再加上一道保险扶贫“安全网”。区扶贫“三会”与区慈善总会配合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设立浦口区退役军人创业基金,首批基金规模500万元,其中:区扶贫“三会”20万元,区慈善总会30万元,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450万元。通过创业基金平台为全区1万多名退伍军人、军嫂、残疾军人创业、就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4月29日,区政府分管副区长高昌玖在区扶贫“三会”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五项帮扶济困可称作为百万工程,整合社会力量,解决碎片化,实施项目化,工作有的放矢,这是集成社会力量,进一步推进全区扶贫保障体系建设的新创举。”10月31日,区委副书记任家龙到区扶贫“三会”调研时强调,今年以来,区扶贫“三会”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成绩显著。今后要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工作,深入研究返贫的原因和对策,细化规范帮扶济困实施办法,强化贴息资金的监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根据省、市扶贫“三会”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开展“99公益募捐”活动,坚持以街道扶贫分会为单位,广泛宣传动员全区扶贫志愿者、爱心人士、企业家共计4077人次参加浦口区2个就业脱贫项目的公益捐赠,为《集善乐业驿站?扶贫助残项目》募集善款2.15万元,为《马涛合作社水稻种植项目》募集善款17.89万元。目前,这2个就业扶贫项目建设正在实施之中。11月7日,区扶贫“三会”会同区慈善总会和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研究,每家出资20万元,共计60万元,支持顶山街道残疾人之家——太阳花扶贫助残3年(2020-2022年)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和建设。7月20日区扶贫基金会向省扶贫基金会捐赠10万元,支持苏北地区助学工作。10月23日区扶贫“三会”与区慈善总会联手,向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浦口区对口扶贫县)捐资20万元建设留守儿童服务管理中心,帮助全县500名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
五、坚持务实高效,扎实做好经常性工作
1、今年区扶贫“三会”下发了:《关于印发<区扶贫“三会”常务理事会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区级财政扶贫贷款贴息和公募捐赠资金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参加“99公益日”扶贫项目募捐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等8个文件,推动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规范化管理。
2、坚持条件,严格把关,上报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审批。区委办、政府办下发了浦委办发(2019)53号文《关于公布2018年度全区扶贫开发和帮扶救助志愿者(单位)名单的通知》,对进一步开展志愿者工作,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顺利完成了慈善组织认定和公募资金资格认证工作;认真做好区扶贫“三会”年审及法人印鉴变更等工作。组织实施新一轮帮扶济困公益募捐活动。自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共募集资金306.5万元,发展特邀副会长单位38家。年均捐赠153.25万元,特邀副会长单位年均捐赠4.03万元。
4、按照区财政局部署要求,6月27日正式启动财政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绩效评估工作,11月底由区财政局聘请第三方——江苏恒升会计师事务所评估结束。评估报告对2018年全区扶贫贷款贴息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三条建设性建议,为今后做好扶贫贷款贴息工作和提升扶贫开发水平指明了努力方向。
5、认真抓好农业科技培训。今年各街道扶贫分会与相关部门联手,密切配合,共举办20期,培训人员达1850人。
6、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宣传报道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中国老区》刊登1篇,《江苏老区》刊登3篇,《南京扶贫开发与老区建设》刊登20篇。
7、在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市、区扶贫“三会”《坚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进一步巩固农民稳定增收成果》联合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任务。
8、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主动协调、热情服务,按时完成了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工作任务。
2020年工作打算
1、进一步做好2020年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力争发放扶贫贴息贷款达亿元;
2、会同区慈善总会、区残联等部门,努力做好残疾人、特困家庭学生等特殊人群帮扶济困工作;
3、进一步做好全区建档立卡户小额商业补充保险工作;
4、做好发展史首发式等有关工作,配合区党史办认真做好发展史展馆布置和连环画的编绘等工作;
5、动员各方力量,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和帮扶济困工作的宣传报道工作;
6、完成2020年度《坚持发挥体制优势,扩大帮扶济困群体》市、区扶贫“三会”联合调研报告的起草工作;
7、做好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活动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8、继续做好市、区扶贫“三会”联系村——桥林街道刘公村帮扶工作;
9、启动浦口区扶贫开发和革命老区建设志编纂的前期准备工作;
10、进一步加强区扶贫“三会”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