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江宁区三会到苏南四地三会学习考察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4/07/02    

6月24—27日,江宁区老区建设与乡村发展“三会”会长孟向前、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春宝率区“三会”驻会人员和各街道分会会长、秘书长一行,赴苏州市吴江、常熟,常州市溧阳、金坛四地“三会”考察交流,学习借鉴苏南地区“三会”在拓宽爱心资金筹集渠道,提升帮扶能力、挖掘红色资源和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座谈交流,使我们较为全面了解到:

在提升帮扶能力方面,吴江区于2004年由53名老同志发起成立从扶贫助学到全面支持老区发展的常青爱心帮困会,每人自愿出资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创业成功6年后一次性归还本息,盈利所得大部分用于扶贫帮困,少量用于会部管理,其余再投入基金发展。2004年4月他们创办吴江市常青装饰材料厂,主要生产纺丝用的包装纸箱,年销售额5000万元左右;2004年4月还创办吴江市常青纸箱厂,主要生产纺织用的卷绕纸管,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2006年3月与南京邮电学院吴江分院合资办起了南邮驾校,并承包给他人经营,年获证学员达2000余人;2006年在吴江开发区兴建常青集宿,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为开发区员工提供住宿、购物等服务,年入住员工2000余人,年租金收入300万元。


001.jpg


01.jpg

   

常熟市“三会”在各镇(街道)设立“强村富民”基金,基金以行政村名设立,村“两委”既是发动组织者,又是资金的使用者,主要负责资金筹集、善款使用,确保公开透明。基金用途坚持“三会”办会宗旨,以缓解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为主,兼顾公益设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奖优等。基金规模50万元,上不封顶。


1.jpg

              

在提升帮扶效果方面,溧阳市“三会”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领导挂钩、企业联村、干部帮户”活动。一是在城中医院增挂了市老促会“爱心医院”牌子,建立500万元的省级健康关爱基金,为3000多名弱势群体进行医疗补助,并协同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等单位,开展对5000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及茅山老区有关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义诊和免费体检。二是与溧阳优鲜到家科技有限公司和5个村合作社,启动茅山老区社渚镇王家村众筹助老区食用菌开发项目,在古县街道新联村规划2000亩食用菌项目,第一期500亩就投入500万元,每年为各村增加集体收入20万元。金坛区动员多家大型企业分别设立1000万元的冠名基金,专门用于助困、助学、助教,取得明显效果。吴江区常青爱心帮困会从2004年开始已经连续进行了21年的爱心义举,共资助贫困学生1505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905万元;帮扶慰问2312户贫困家庭,帮扶资金1473.7万元;捐建公共文化设施惠民工程1270万元;协助10个老区村建立“强村富民”基金。

在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方面,常熟市在全省率先设立红色资源保护基金,挂牌青少年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普查登记保护红色遗址51处。他们抓住沙家浜镇芦荡村被中组部确立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的契机,大力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溧阳市成立“红色美丽村庄发展同盟”,打造最靓“红色地标”。筑牢同心“红色联盟”建设共享“红色村落”。开展唐家村和陶家村两个“红色名村”创建工作,打造全市红色品牌。吴江区“三会”先后编辑出版《吴江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吴江区红色资源汇集》,该区还规划启动了早期纪念馆、吴江农村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建设。


2.jpg


003.jpg

         

在队伍建设和发挥作用方面,溧阳市成立革命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三会”,全市12个镇(街道)均成立了革命老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每年年初转发市“三会”的工作意见,还成立村(社区)老促会服务站,并在市级机关建立了“青年分会”、“教育分会”的试点工作,围绕“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块好阵地、一套好机制、一批好成果”,开展“五好五友”竞赛活动,并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有必要的经费保障。金坛区“两办”每年初转发“三会”工作计划安排,区“三会”坚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每年撰写调研报告40—50篇,编印《金坛老区》16—18期,以编辑调研文章汇编2本。


03.jpg

   

考察学习期间,大家还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溧阳北山新四军烽火岁月陈列馆、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考察了全国文明村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新农村建设典型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溧阳市竹箦西汤村等地,亲身感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苏南农村发展的新面貌。

   

考察结束后,孟向前会长组织驻会人员对“四地”介绍的宝贵经验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消化。这次参观学习使我们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启发了思路,大家一致认为江宁区“三会”下一步工作,应在继续发挥9.9公募工作成绩的同时,将在建立强村富民基金、动员医院开展助医、助困、促进帮扶村发展和发挥红色资源作用上做好文章。

                            南京市江宁区“三会”

                               2024年7月1日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