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资讯动态
/ 学习调研
市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对南京市高淳区拓展市场助力乡村振兴的情况调查(高淳)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3/03/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高淳区按照新发展理念,突出绿色发展、市场需求导向,坚持以扩大优质粮油生产、提升品质螃蟹养殖、特色果蔬茶种植为重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共富,助力乡村振兴。近期,区街镇“三会”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做法与成效 一是重订单农业,需求增长助农增收。党的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从根本上扭转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种粮面积长期不足的被动局面,近年针对市场需求,通过政策引、科技推、结构调、创品牌,鼓励支持引导大户发展规模种粮,扩大优质粮油生产,促进市场订单农业增加。不仅粮油种植大户实现了规模效益提升,也带动了小农户粮油生产与收入增加。东坝种粮大户汪君伟,2022年种植2500多亩南粳46,因粮质好、价格优,近期全部采取市场订单一次性落实销路,实现了收益预期,还带动农户打工和土地租金收入增加。东坝又一种粮大户——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庭农场,2022年种植水稻5000亩,其中500多亩宁香粳9号在播种前就签下订单。其他部分,大多根据订单加工成稻米出售。种植的2500多亩油菜,陆续以订单方式或零售加工成菜油出售。年度效益目标成倍提升,还为周边农户增加土地流转租金年收入350多万元,为100多打工村民增加年劳务收入200多万元。2022年,全区水稻种植由低谷年份的9万多亩扩大到的12.52万亩, 30%以上的谷物销售采取了订单式。随着区内农贸市场改造和提档升级,特别是近年智慧农贸发展与市场环境改善,蔬菜、肉类等农产品销量和市场订单增加,更为当地以及外省市蔬菜基地以及其它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提供了机遇。仅县城天河农贸市场400多个摊位,年销售各类蔬菜上亿斤。所销蔬菜30%来自本地、70%由外地运进。全区20多个农贸市场,形成的销量带动的蔬菜市场批发和订单农业增加更为可观,当然,本地也有一些特色果蔬茶以订单方式销往了外地,更多地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赋予了动能。 二是建专业市场,特色农业持续发力。以螃蟹养殖为重点的水产业,是高淳最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规模产业,也是农业产业链韧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富民产业。但是,近年随着新冠疫情、多变市场、品质变化对螃蟹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销售市场出现不畅、销售价格出现不稳,养殖效益出现下滑,养殖面积出现下行,产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与挑战。为破解螃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促进富民产业持续发展,高淳区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农民改善养殖条件,调整养殖结构,优化经营方式和提升养殖水平的同时,针对原水产专业市场交通不畅、螃蟹集中上市交易受阻、以及服务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重选场地,异地重建了集“螃蟹交易、电子商务、物流快递、渔需物资、餐饮服务、大数据中心”为一体的高淳螃蟹城。总投资15亿元,占地218亩、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农产品交易环境大大改善,配套设施迅速改观,招引310多家经销商进场经营,吸引全国各地营销大户采购批发,成为长三角规模最大的螃蟹交易市场。配套建立了新的运行体系,增设了电子商务中心。同时对在全国150多个城市设立的高淳“固城湖螃蟹”专卖店,重新质量信誉评估、布局调整和授信挂牌,以提升市场信誉、拓展营销市场。仅高淳螃蟹城2021年实现螃蟹市场交易总额达30亿元,龙头带动作用再现。全区近年螃蟹养殖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2021年实现的螃蟹经营收入占全区农业收入30%以上。螃蟹产业在养殖、饵料供应、水草种植、产品包装以及冷链物流、门店经营等行业带动10万人从业。尽管2022年螃蟹养殖遇长时间高温气候影响,成熟期与上市时间推迟、产量略有下降,但其品质品牌、市场信誉与产业发展仍保持了旺盛趋势。 三是扩农村电商,种养农户效益提增。起步于十年前的高淳区农村电子商务,对拓展城乡消费市场,加速农产品产销连接,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开辟了新路经,并在应对新冠疫情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扶持创建的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电子商务企业搭建平台,建立农产品新营销中心,在电商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配套引进顺丰、邮政、京东、申通快递等物流,在街镇及区域片区设立快递投送中转站,在行政村或社区设立快递投送网点,创建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村,形成区域城乡电商网络全覆盖。目前,已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电商主体1100家,单个经营主体年销售额最高达近亿元;在涉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订制以及其它产品销售发展微电商5000多家,从业兼业人数上万人,其中专职营销、返乡创业以及种养农户的兼业人员占到90%。返乡创业人才张明龙,入驻高淳电商产业园,通过创办公司引领电商营销,开发数字技术应用螃蟹经销“三码(产地码、物流码、溯源码)合一”,实施螃蟹养殖示范,推动全区螃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他引领阳江镇潦田村100多养殖农户涉足电商,销售自产螃蟹,实现养殖与效益双提升。创业青年陈芸,原在城里开了一家实体店,因疫情经营不景气,2020年回乡组织团队,在线上经销高淳名特优农产品,取得可喜成果。仅2021年,实现营销收入2500多万元,其中螃蟹销售占50%,还带动50多人打工。随爱人来到桠溪大山村的苏北姑娘陈孜,针对疫情期间大山村多家农家乐一度出现经营不景气的现象,近年牵头创办桠溪国际慢城大山慢淳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建社搭平台,开展业务培训,拓展营销及电商知识,注册农产品伴手礼“慢城姑娘”品牌,采用手机公众号和抖音对外发布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引来众多游客网上订制线路慕名而至,为大山农家乐招揽生意,促进经营回升、生机再现。农产品销路受阻时,该社又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帮农销售滞销产品。2022年春季,因疫情农产品运不出,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短期内助农推销春笋、草鸡蛋、米糕等特色农产品16.8万元。该专业合作社今年自身可实现营业收入200多万元。漆桥街道双游村为全国“一村一品”、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近年抓住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契机,依托1700亩农业产业园区及园区闲置房、8000多平方米玻璃钢架棚设施,配套新建210多亩钢架棚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种植850亩优质水稻、250亩优质油菜,新建2200多平方米的净菜分拣、包装线和专业食品加工车间,配套冷链、引进申通物流,分别向上海、杭州市场以及南京新中集团配送生鲜产品。2021年至今,虽受疫情影响,村电商公司仍实现营销收入40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300万元,还带动100多村民进入园区打工,年增加劳务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拓展了一条“产业兴旺、乡村文明、生态宜居、村民富裕、治理有序”的发展新路。 二、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民更多的担忧是,由于近阶段农村部分地区在小农户与大市场、小产业与大流通、小城镇与大交通的连接上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导致经营成本增加、收益不够均衡,农户生产积极性受挫,影响产业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市场存在不足。因新建螃蟹交易市场,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导致部分经销商以压低收购价,挤占生产者利润空间,养殖户增收难度加大,特别是小户经营收益不稳定,产业发展陷入“两难”困境。二是物流不够通畅。在电商平台,引进的快递公司,在快递配送网点布局上重点地区多家公司重叠,而对偏远镇村考虑较少,农产品出村难未能得到完全解决。虽有邮政快递搭乘农村公交,但尚难满足市场需求,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亟待解决。三是缺少行业监管。大部制改革到郊区只设邮政集团公司,快递行业因行政管理缺失,导致缺少行业部门规划管理,快递布局重复、管理落后、恶性竞争加剧。虽有交通、商务部门管理,但尚未达到预定效果。四是大交通不占优势。高淳至宁虽有轻轨,但八九十公里路程须中途转站;连接长三角大城市虽有芜太、宁宣高速贯通,但关系经济命脉的铁路运输不沾边,相对于邻区,高淳农产品及其它生产生活资料进出成本偏高,农业发展占优难。同时,电商布局大多集结在螃蟹产业,且由于螃蟹上市营销季节性强而短、长年持续经营缺少替代特色规模农产品,小电商、微电商唱主角,而纯电商少、大电商缺,龙头带动作用受控。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要求。根据二十大精神和推进高淳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调研情况看,农民渴望近期从以下方面解决一些问题: 其一、着眼统一市场建设,推进专业市场对外连接。盼望通过完善规章,加强行业、地区之间不同类型农产品专业市场连接、沟通,创造开放、有序的大市场环境,提高农产品物流、品质、价格透明度,既使种养农户了解市场,促进公平交易,实现农产品价值与增收目标;又对促进农产品大流通,减轻市场运行成本,推动农产品产销直连和产地市场调节,实现优质农产品的全国大循环,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市场需求,提升不同经营主体效益,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二、着眼城乡产品流通,推进物流配套建设。当前,针对农村电商配套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盼望加强区域快递业发展的规划与管理,促进快递配送站点网络的合理规划和布局,逐步消除过多重复布点、恶性竞争;扶持对偏远村镇的快递配送布点,搭建好城乡产品进村出村电商配套平台;切实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明确由分管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做到规划与建设、管理与发展同步推进。如对快递邮件的集聚、服务质量的提升,可通过助力快递企业规划建设邮件集聚区、增加智能分拣设施等,加快提升快递配送服务质量。在农村道路建设上,尚有一些居住人口较多的较偏辟自然村,道路不畅的问题需有关方面重视,协调推进。在连接大交通方面,更需上级政府支持,增加列入国家及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带动机遇,消除南京地区无铁路交通的县(区)份。 其三、着眼市场消费需求,推进农业产品品牌打造。重点在做大特色品质农业上,一方面充分依靠省市区水产研究所和科技人员,利用基地研究培育推广最优种苗,从源头上进一步提升固城湖螃蟹养殖品质;同时充分发挥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引领作用,结合大圩区养殖区“沟、渠、路”、排灌水系分设和塘口改造,进一步推动养殖水环境改善、养殖模式与结构优化、养殖管理智能化,巩固提升固城湖螃蟹品质,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在扩大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瓜果茶上下功夫,从品种上优化、从品质上提升、从规模上扩大、从产业化经营上融合,以更大市场带动多品种特色规模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中搭建平台增进福址。(李云 执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市高淳区按照新发展理念,突出绿色发展、市场需求导向,坚持以扩大优质粮油生产、提升品质螃蟹养殖、特色果蔬茶种植为重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共富,助力乡村振兴。近期,区街镇“三会”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做法与成效
一是重订单农业,需求增长助农增收。党的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从根本上扭转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种粮面积长期不足的被动局面,近年针对市场需求,通过政策引、科技推、结构调、创品牌,鼓励支持引导大户发展规模种粮,扩大优质粮油生产,促进市场订单农业增加。不仅粮油种植大户实现了规模效益提升,也带动了小农户粮油生产与收入增加。东坝种粮大户汪君伟,2022年种植2500多亩南粳46,因粮质好、价格优,近期全部采取市场订单一次性落实销路,实现了收益预期,还带动农户打工和土地租金收入增加。东坝又一种粮大户——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庭农场,2022年种植水稻5000亩,其中500多亩宁香粳9号在播种前就签下订单。其他部分,大多根据订单加工成稻米出售。种植的2500多亩油菜,陆续以订单方式或零售加工成菜油出售。年度效益目标成倍提升,还为周边农户增加土地流转租金年收入350多万元,为100多打工村民增加年劳务收入200多万元。2022年,全区水稻种植由低谷年份的9万多亩扩大到的12.52万亩, 30%以上的谷物销售采取了订单式。随着区内农贸市场改造和提档升级,特别是近年智慧农贸发展与市场环境改善,蔬菜、肉类等农产品销量和市场订单增加,更为当地以及外省市蔬菜基地以及其它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提供了机遇。仅县城天河农贸市场400多个摊位,年销售各类蔬菜上亿斤。所销蔬菜30%来自本地、70%由外地运进。全区20多个农贸市场,形成的销量带动的蔬菜市场批发和订单农业增加更为可观,当然,本地也有一些特色果蔬茶以订单方式销往了外地,更多地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赋予了动能。
二是建专业市场,特色农业持续发力。以螃蟹养殖为重点的水产业,是高淳最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规模产业,也是农业产业链韧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富民产业。但是,近年随着新冠疫情、多变市场、品质变化对螃蟹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销售市场出现不畅、销售价格出现不稳,养殖效益出现下滑,养殖面积出现下行,产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与挑战。为破解螃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促进富民产业持续发展,高淳区在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农民改善养殖条件,调整养殖结构,优化经营方式和提升养殖水平的同时,针对原水产专业市场交通不畅、螃蟹集中上市交易受阻、以及服务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重选场地,异地重建了集“螃蟹交易、电子商务、物流快递、渔需物资、餐饮服务、大数据中心”为一体的高淳螃蟹城。总投资15亿元,占地218亩、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农产品交易环境大大改善,配套设施迅速改观,招引310多家经销商进场经营,吸引全国各地营销大户采购批发,成为长三角规模最大的螃蟹交易市场。配套建立了新的运行体系,增设了电子商务中心。同时对在全国150多个城市设立的高淳“固城湖螃蟹”专卖店,重新质量信誉评估、布局调整和授信挂牌,以提升市场信誉、拓展营销市场。仅高淳螃蟹城2021年实现螃蟹市场交易总额达30亿元,龙头带动作用再现。全区近年螃蟹养殖面积稳定在22万亩左右,2021年实现的螃蟹经营收入占全区农业收入30%以上。螃蟹产业在养殖、饵料供应、水草种植、产品包装以及冷链物流、门店经营等行业带动10万人从业。尽管2022年螃蟹养殖遇长时间高温气候影响,成熟期与上市时间推迟、产量略有下降,但其品质品牌、市场信誉与产业发展仍保持了旺盛趋势。
三是扩农村电商,种养农户效益提增。起步于十年前的高淳区农村电子商务,对拓展城乡消费市场,加速农产品产销连接,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目标,开辟了新路经,并在应对新冠疫情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扶持创建的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电子商务企业搭建平台,建立农产品新营销中心,在电商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配套引进顺丰、邮政、京东、申通快递等物流,在街镇及区域片区设立快递投送中转站,在行政村或社区设立快递投送网点,创建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村,形成区域城乡电商网络全覆盖。目前,已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电商主体1100家,单个经营主体年销售额最高达近亿元;在涉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订制以及其它产品销售发展微电商5000多家,从业兼业人数上万人,其中专职营销、返乡创业以及种养农户的兼业人员占到90%。返乡创业人才张明龙,入驻高淳电商产业园,通过创办公司引领电商营销,开发数字技术应用螃蟹经销“三码(产地码、物流码、溯源码)合一”,实施螃蟹养殖示范,推动全区螃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他引领阳江镇潦田村100多养殖农户涉足电商,销售自产螃蟹,实现养殖与效益双提升。创业青年陈芸,原在城里开了一家实体店,因疫情经营不景气,2020年回乡组织团队,在线上经销高淳名特优农产品,取得可喜成果。仅2021年,实现营销收入2500多万元,其中螃蟹销售占50%,还带动50多人打工。随爱人来到桠溪大山村的苏北姑娘陈孜,针对疫情期间大山村多家农家乐一度出现经营不景气的现象,近年牵头创办桠溪国际慢城大山慢淳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建社搭平台,开展业务培训,拓展营销及电商知识,注册农产品伴手礼“慢城姑娘”品牌,采用手机公众号和抖音对外发布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引来众多游客网上订制线路慕名而至,为大山农家乐招揽生意,促进经营回升、生机再现。农产品销路受阻时,该社又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帮农销售滞销产品。2022年春季,因疫情农产品运不出,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短期内助农推销春笋、草鸡蛋、米糕等特色农产品16.8万元。该专业合作社今年自身可实现营业收入200多万元。漆桥街道双游村为全国“一村一品”、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近年抓住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契机,依托1700亩农业产业园区及园区闲置房、8000多平方米玻璃钢架棚设施,配套新建210多亩钢架棚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种植850亩优质水稻、250亩优质油菜,新建2200多平方米的净菜分拣、包装线和专业食品加工车间,配套冷链、引进申通物流,分别向上海、杭州市场以及南京新中集团配送生鲜产品。2021年至今,虽受疫情影响,村电商公司仍实现营销收入40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300万元,还带动100多村民进入园区打工,年增加劳务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拓展了一条“产业兴旺、乡村文明、生态宜居、村民富裕、治理有序”的发展新路。
二、问题与建议
当前,农民更多的担忧是,由于近阶段农村部分地区在小农户与大市场、小产业与大流通、小城镇与大交通的连接上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导致经营成本增加、收益不够均衡,农户生产积极性受挫,影响产业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市场存在不足。因新建螃蟹交易市场,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导致部分经销商以压低收购价,挤占生产者利润空间,养殖户增收难度加大,特别是小户经营收益不稳定,产业发展陷入“两难”困境。二是物流不够通畅。在电商平台,引进的快递公司,在快递配送网点布局上重点地区多家公司重叠,而对偏远镇村考虑较少,农产品出村难未能得到完全解决。虽有邮政快递搭乘农村公交,但尚难满足市场需求,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亟待解决。三是缺少行业监管。大部制改革到郊区只设邮政集团公司,快递行业因行政管理缺失,导致缺少行业部门规划管理,快递布局重复、管理落后、恶性竞争加剧。虽有交通、商务部门管理,但尚未达到预定效果。四是大交通不占优势。高淳至宁虽有轻轨,但八九十公里路程须中途转站;连接长三角大城市虽有芜太、宁宣高速贯通,但关系经济命脉的铁路运输不沾边,相对于邻区,高淳农产品及其它生产生活资料进出成本偏高,农业发展占优难。同时,电商布局大多集结在螃蟹产业,且由于螃蟹上市营销季节性强而短、长年持续经营缺少替代特色规模农产品,小电商、微电商唱主角,而纯电商少、大电商缺,龙头带动作用受控。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要求。根据二十大精神和推进高淳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调研情况看,农民渴望近期从以下方面解决一些问题:
其一、着眼统一市场建设,推进专业市场对外连接。盼望通过完善规章,加强行业、地区之间不同类型农产品专业市场连接、沟通,创造开放、有序的大市场环境,提高农产品物流、品质、价格透明度,既使种养农户了解市场,促进公平交易,实现农产品价值与增收目标;又对促进农产品大流通,减轻市场运行成本,推动农产品产销直连和产地市场调节,实现优质农产品的全国大循环,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市场需求,提升不同经营主体效益,推动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二、着眼城乡产品流通,推进物流配套建设。当前,针对农村电商配套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盼望加强区域快递业发展的规划与管理,促进快递配送站点网络的合理规划和布局,逐步消除过多重复布点、恶性竞争;扶持对偏远村镇的快递配送布点,搭建好城乡产品进村出村电商配套平台;切实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明确由分管部门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做到规划与建设、管理与发展同步推进。如对快递邮件的集聚、服务质量的提升,可通过助力快递企业规划建设邮件集聚区、增加智能分拣设施等,加快提升快递配送服务质量。在农村道路建设上,尚有一些居住人口较多的较偏辟自然村,道路不畅的问题需有关方面重视,协调推进。在连接大交通方面,更需上级政府支持,增加列入国家及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带动机遇,消除南京地区无铁路交通的县(区)份。
其三、着眼市场消费需求,推进农业产品品牌打造。重点在做大特色品质农业上,一方面充分依靠省市区水产研究所和科技人员,利用基地研究培育推广最优种苗,从源头上进一步提升固城湖螃蟹养殖品质;同时充分发挥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引领作用,结合大圩区养殖区“沟、渠、路”、排灌水系分设和塘口改造,进一步推动养殖水环境改善、养殖模式与结构优化、养殖管理智能化,巩固提升固城湖螃蟹品质,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在扩大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瓜果茶上下功夫,从品种上优化、从品质上提升、从规模上扩大、从产业化经营上融合,以更大市场带动多品种特色规模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中搭建平台增进福址。(李云 执笔)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