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革命老区
/ 峥嵘岁月
溧水南岗抗日战斗石臼湖击退千余日伪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12
溧水石臼湖畔。这里,湖光山色,一派美丽而宁静的风光。而7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激烈的南岗抗日战斗。 1943年4月15日夜,新四军十六旅教导大队和四十六团奉命向西渡过石臼湖,分别驻扎在石臼湖岸的石场、南岗等村庄。 没想到,部队刚安顿下来,就被日军发现了。4月17日凌晨,日军从溧水县城、洪蓝埠、江宁、当涂等据点调集日伪军1000余人,分四路向南岗一带扑来。 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在背靠石臼湖地形不利的条件下,与日伪军在南岗、前堡、新张家、大赵王家、小赵王家、东旺壒一线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新四军杀伤部分敌人,打得余敌溃逃退回据点。 陈毅曾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提到了南岗战斗的情况: “敌寇企图全部压我投入石臼湖葬身鱼腹,我军背水一战,士气倍增,激战至夜。我军全力突击明觉寺方面之敌,敌不支溃退,撤围而去。” 为了防止日伪军再次反扑,新四军十六旅领导决定撤出战斗,部队继续转移。可当时,部队已有50多名重伤员。伤员们认为,如果继续随队前进,对部队行动不利,于是提出留在石臼湖养伤。四十六团团长黄玉庭和政委丁麟章经过再三考虑,答应了这个请求。部队找来一条大船和两条小船,留下两名卫生员和一名通讯员,以及部分粮食、药品、经费和武器弹药,让伤员们隐蔽在石臼湖边的芦苇丛中养伤治疗。 当时在石臼湖上,常有敌伪的汽艇巡逻,岸上又有他们的据点。刚开始,伤员们不敢把船轻易靠岸,也不敢随意出入湖中。因为不能在船上生火做饭,伤员们虽然带了一些米,但是只能嚼生米、喝湖水充饥。好不容易用别针弯成的鱼钩钓上一条三指宽的鱼,大家互相谦让着把腥味十足的生鱼肉送到危重伤员的嘴里。 尽管条件十分艰苦,新四军伤员们仍然十分注重遵守纪律。一天傍晚,芦苇丛中突然传来“嘎嘎”的叫声,大家以为是野鸭,准备去捉时发现是只家鸭。随后,通讯员上岸设法找到了鸭子的主人并归还。这件事很快在群众中传开了。后来,群众主动腾出房子让伤员住,还派人放哨,防止敌人袭击。 一个多月后,大多数伤员恢复了健康,少数危重伤员也减轻了伤势。当年5月下旬,伤员们被四十六团团部派人接回部队。南岗战斗中,新四军有13名战士阵亡。如今他们长眠在石湫镇明觉村村北鸡冠山上,离他们曾经战斗过的石臼湖畔不到10分钟车程。 鸡冠山紧邻宁高高速,在一片松柏掩映下,圆拱形烈士墓和墓前的烈士纪念碑显得庄严肃穆。南岗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有13名新四军战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当年战斗结束后,其中11名烈士葬于向阳村彰家山西南坡,另外2名烈士葬于石场村石臼湖边一带。 1992年4月,当时的明觉镇政府将两处共13名烈士的遗骸移到明觉村村北的鸡冠山上安葬,并修建了烈士墓,也就是现在的明觉村鸡冠山烈士墓。去年,溧水区政府出资30万元,建墓圈、修水泥路、补植绿化,对鸡冠山烈士墓进行了修缮。 (溧水区“两会”供稿)
溧水石臼湖畔。这里,湖光山色,一派美丽而宁静的风光。而7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了激烈的南岗抗日战斗。
1943年4月15日夜,新四军十六旅教导大队和四十六团奉命向西渡过石臼湖,分别驻扎在石臼湖岸的石场、南岗等村庄。
没想到,部队刚安顿下来,就被日军发现了。4月17日凌晨,日军从溧水县城、洪蓝埠、江宁、当涂等据点调集日伪军1000余人,分四路向南岗一带扑来。
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在背靠石臼湖地形不利的条件下,与日伪军在南岗、前堡、新张家、大赵王家、小赵王家、东旺壒一线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新四军杀伤部分敌人,打得余敌溃逃退回据点。
陈毅曾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提到了南岗战斗的情况:
“敌寇企图全部压我投入石臼湖葬身鱼腹,我军背水一战,士气倍增,激战至夜。我军全力突击明觉寺方面之敌,敌不支溃退,撤围而去。”
为了防止日伪军再次反扑,新四军十六旅领导决定撤出战斗,部队继续转移。可当时,部队已有50多名重伤员。伤员们认为,如果继续随队前进,对部队行动不利,于是提出留在石臼湖养伤。四十六团团长黄玉庭和政委丁麟章经过再三考虑,答应了这个请求。部队找来一条大船和两条小船,留下两名卫生员和一名通讯员,以及部分粮食、药品、经费和武器弹药,让伤员们隐蔽在石臼湖边的芦苇丛中养伤治疗。
当时在石臼湖上,常有敌伪的汽艇巡逻,岸上又有他们的据点。刚开始,伤员们不敢把船轻易靠岸,也不敢随意出入湖中。因为不能在船上生火做饭,伤员们虽然带了一些米,但是只能嚼生米、喝湖水充饥。好不容易用别针弯成的鱼钩钓上一条三指宽的鱼,大家互相谦让着把腥味十足的生鱼肉送到危重伤员的嘴里。
尽管条件十分艰苦,新四军伤员们仍然十分注重遵守纪律。一天傍晚,芦苇丛中突然传来“嘎嘎”的叫声,大家以为是野鸭,准备去捉时发现是只家鸭。随后,通讯员上岸设法找到了鸭子的主人并归还。这件事很快在群众中传开了。后来,群众主动腾出房子让伤员住,还派人放哨,防止敌人袭击。
一个多月后,大多数伤员恢复了健康,少数危重伤员也减轻了伤势。当年5月下旬,伤员们被四十六团团部派人接回部队。南岗战斗中,新四军有13名战士阵亡。如今他们长眠在石湫镇明觉村村北鸡冠山上,离他们曾经战斗过的石臼湖畔不到10分钟车程。
鸡冠山紧邻宁高高速,在一片松柏掩映下,圆拱形烈士墓和墓前的烈士纪念碑显得庄严肃穆。南岗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有13名新四军战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当年战斗结束后,其中11名烈士葬于向阳村彰家山西南坡,另外2名烈士葬于石场村石臼湖边一带。
1992年4月,当时的明觉镇政府将两处共13名烈士的遗骸移到明觉村村北的鸡冠山上安葬,并修建了烈士墓,也就是现在的明觉村鸡冠山烈士墓。去年,溧水区政府出资30万元,建墓圈、修水泥路、补植绿化,对鸡冠山烈士墓进行了修缮。
(溧水区“两会”供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