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革命老区
/ 峥嵘岁月
溧高战役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12
溧高战役 ,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十六旅在溧水高淳境内发起的。 1943年9月28日,日寇纠集二万多人,从皖南、苏南、浙西分兵三路进攻国民党统治区,其中日寇两个联队三千余人进攻苏南。驻守在这一地区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共有15个团,奉国民党第三战区命令,采取“避敌击匪”(“匪”诬指新四军)的方针,一枪不发,望风而逃。三日内日寇相继占领溧阳、广德、郎溪、宣城四座县城。为坚决粉碎日军的进攻,新四军第十六旅以四十六团和跟踪敌后的四十八团,于溧水以西及南漪湖以北,于十月初进军郎广,奋起抗击日伪军,有效地控制了敌人的攻势。十月上旬,恢复了溧阳、溧水地区;中旬,解放了高淳的安兴地区。正当我军乘胜进击之时,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师又趁机占领了东坝、漆桥、邰村、东流、新桥一线及主要交通要道,以吞食我溧高抗日根据地,阻挠新四军继续向南发展。为扫清障碍,开拓前进,十六旅政委江渭清、副旅长钟国楚在对敌情作了正确分析后,毅然作出决定,发起溧高战役,以趁敌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就地歼灭。 溧高战役从1943年11月20日夜开始,至23日下午结束,整个战役由东流新桥、漆桥、张沛桥等战斗组成,并由江渭清统一指挥,采取分割、围歼的攻坚战术,先攻东流和新桥,再歼漆桥、东坝之敌。 第一个回合是攻东流,克新桥。东流镇和新桥镇均位于溧高边境的溧水境内。这两个镇各驻有一个伪军连,并提前抢修了一定 的工事。攻下东流和新桥,可为全役争得主动。根据敌情,决定先攻东流镇。1943年11月20日夜,我旅部特务营向东流镇守敌发起了攻击。该镇伪军的防御工事虽比较简单,但在其碉堡外围有一人多深的战壕,且配备了较强的火力。我军以一连担任主攻;以二连的两个排分别担任新桥、孔镇方向的警戒,以防敌人增援,另一个排留下作预备队。战斗一打响一连突击排迅速占领了敌人的外围战壕。但因受敌交叉火力的压制,多次攻击未成,并有一定的伤亡,拂晓前仍未得手。在这关键时刻,旅首长当机立断,决定以退为进,主动撤离,这既能防止天明后敌人的增援部队可能到来,而使我部吃亏;又可以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更好地消灭敌人。于是,我军当即撤出了战斗,并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组织部队向新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给敌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我军撤出东流镇战斗后,东流镇伪军全部逃至新桥据点。21日下午,我军开始运动,包围新桥。十六旅政委江渭清率领特务营部和迫击炮排(一门炮)隐蔽在新桥东南面的无名高地;特务营二连,由连长戎克勤率领突击排,利用有利地形隐蔽在新桥镇的西面,担任主攻任务;一连隐蔽在新桥附近,担任官塘、东流镇两方向的警戒。黄昏时分,江渭清一声令下,炮弹便在敌群中开了花,伪军一个个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惊惶失措,当即乱成一团。敌慌乱之机,二连连长戎克勤率突击排翻过屋顶,向敌人发起冲锋,在一阵威震敌胆的嘶杀声中,伪军已顾不得抵抗,有的就地缴了枪;有的企图夺桥逃跑,遭到我军的伏击,也乖乖地举手投降。此战,共进行了20多分钟,全歼新桥伪军一个连,东流镇伪军一个连也于此被歼。 第二个回合是围漆桥,打东坝增援之敌。新桥战斗后,江渭清、钟国楚率旅部特务营及四十六团至大李巷附近,组织大家及时进行了战斗总结和占地动员,要求全体指战员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22日上午,开始进行攻打漆桥的战斗准备。漆桥据点驻有一个伪军加强连,总的战斗部署是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即组织四十六团二营中担任主攻,一营由团政治处主任陈绍海指挥,担任毛公埠方向的警戒;另一部由溧高地方武装配合,担任高淳及固城方向的警戒和打援任务,并抽一个连作预备队,在指挥所附近隐蔽待命;旅部特务营在大、小游山、小茅山一线组织设伏,东坝增援之敌。当日,按照部署,部队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同时,切断了漆桥伪据点与外界的电话线,一切准备就绪。夜幕降临后,二营在炮火的支援下,向漆桥守敌发起猛攻,但由于我方只有一门炮,且命中率低,炮火不力,未能有效地摧毁和压制敌火力点,敌人凭借工事进行顽抗,二营多次进攻均受敌火力所阻,难以制胜。这里敌人已成瓮中之鳖,被困守在据点里不敢出来。为了减小强攻可能造成的伤亡,做好打援准备,我军暂停进攻。 漆桥战斗打响后,正在东坝巡视的伪军副师长陈炎生得到消息,认为我军夜间未胜,白天必然撤出漆桥。为此,在23日晨,陈炎生率一个连从东坝出发,携带6车行李及大量伪币,前往漆桥据点。当他们行至叔村,改向经高家取大小游山之间的小道向漆桥偷偷地前进。到高家后,就展开战斗队形,边搜索、边行进。及至马家以西,开始对大小游山进行盲目射击,实施火力侦察。这里,我埋伏在该地的旅部特务营没有理睬他们,继续隐蔽,沉着等待时机;当伪军进入 我火力有效射程之内时,只听一声令下,手榴弹、机枪和步枪一起出动,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调转屁股向东坝方向仓惶逃窜。我旅部特务营一连当即尾追逃窜之敌,埋伏在小茅山的二连,也奉命穿过小山岗,先敌强占了叔村,切断了逃敌之退路,并以侧射火力,配合一连包围了这股敌人。当敌人发现东坝退路被切断时,便转向西南面的张沛桥溃逃,企图由此向高淳县城逃窜。此间,一连已迅速沿陈村向张沛桥穿插,抢先阻住了敌人;同时,二连也穿过下旺村,配合一连夹击逃敌。敌被迫向南溃逃,但南面从童家至张沛桥,其间横贯着一条大河,敌完全陷入了背水作战的困境。这时,一、二连从东北、正北、西北三方向一齐冲向敌群,在一片冲杀声中,陈炎生等及他们携带的物资,全部成了这次战斗的战利品。张沛桥战斗胜利结束,整个战斗进行了20多分钟,我军无一伤亡。 伪军副师长陈炎生被俘之后,围攻漆桥的战斗还未结束。后由陈炎生给漆桥伪军写信,我军同时向据点内伪军喊话,漆桥伪军在我军强大攻势的威胁下,当即被迫投降。 至此,历时4天的溧高战役结束。是役全歼东流、新桥、邰村和漆桥一线之敌。仅漆桥、张沛桥之战,就缴获长短枪150余支、轻机枪3挺,俘伪师长陈炎生以下700余人 溧高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吞食我根据地的计划,为发展溧高、宣当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牵制敌人的进攻,配合四十八团尾追敌后,收复郎广,开辟新的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作了报道。 (高淳区老区开发促进会供稿)
溧高战役 ,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十六旅在溧水高淳境内发起的。 1943年9月28日,日寇纠集二万多人,从皖南、苏南、浙西分兵三路进攻国民党统治区,其中日寇两个联队三千余人进攻苏南。驻守在这一地区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共有15个团,奉国民党第三战区命令,采取“避敌击匪”(“匪”诬指新四军)的方针,一枪不发,望风而逃。三日内日寇相继占领溧阳、广德、郎溪、宣城四座县城。为坚决粉碎日军的进攻,新四军第十六旅以四十六团和跟踪敌后的四十八团,于溧水以西及南漪湖以北,于十月初进军郎广,奋起抗击日伪军,有效地控制了敌人的攻势。十月上旬,恢复了溧阳、溧水地区;中旬,解放了高淳的安兴地区。正当我军乘胜进击之时,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师又趁机占领了东坝、漆桥、邰村、东流、新桥一线及主要交通要道,以吞食我溧高抗日根据地,阻挠新四军继续向南发展。为扫清障碍,开拓前进,十六旅政委江渭清、副旅长钟国楚在对敌情作了正确分析后,毅然作出决定,发起溧高战役,以趁敌立足未稳之际,将其就地歼灭。 溧高战役从1943年11月20日夜开始,至23日下午结束,整个战役由东流新桥、漆桥、张沛桥等战斗组成,并由江渭清统一指挥,采取分割、围歼的攻坚战术,先攻东流和新桥,再歼漆桥、东坝之敌。 第一个回合是攻东流,克新桥。东流镇和新桥镇均位于溧高边境的溧水境内。这两个镇各驻有一个伪军连,并提前抢修了一定 的工事。攻下东流和新桥,可为全役争得主动。根据敌情,决定先攻东流镇。1943年11月20日夜,我旅部特务营向东流镇守敌发起了攻击。该镇伪军的防御工事虽比较简单,但在其碉堡外围有一人多深的战壕,且配备了较强的火力。我军以一连担任主攻;以二连的两个排分别担任新桥、孔镇方向的警戒,以防敌人增援,另一个排留下作预备队。战斗一打响一连突击排迅速占领了敌人的外围战壕。但因受敌交叉火力的压制,多次攻击未成,并有一定的伤亡,拂晓前仍未得手。在这关键时刻,旅首长当机立断,决定以退为进,主动撤离,这既能防止天明后敌人的增援部队可能到来,而使我部吃亏;又可以保存实力,以利再战,更好地消灭敌人。于是,我军当即撤出了战斗,并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组织部队向新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给敌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 我军撤出东流镇战斗后,东流镇伪军全部逃至新桥据点。21日下午,我军开始运动,包围新桥。十六旅政委江渭清率领特务营部和迫击炮排(一门炮)隐蔽在新桥东南面的无名高地;特务营二连,由连长戎克勤率领突击排,利用有利地形隐蔽在新桥镇的西面,担任主攻任务;一连隐蔽在新桥附近,担任官塘、东流镇两方向的警戒。黄昏时分,江渭清一声令下,炮弹便在敌群中开了花,伪军一个个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惊惶失措,当即乱成一团。敌慌乱之机,二连连长戎克勤率突击排翻过屋顶,向敌人发起冲锋,在一阵威震敌胆的嘶杀声中,伪军已顾不得抵抗,有的就地缴了枪;有的企图夺桥逃跑,遭到我军的伏击,也乖乖地举手投降。此战,共进行了20多分钟,全歼新桥伪军一个连,东流镇伪军一个连也于此被歼。 第二个回合是围漆桥,打东坝增援之敌。新桥战斗后,江渭清、钟国楚率旅部特务营及四十六团至大李巷附近,组织大家及时进行了战斗总结和占地动员,要求全体指战员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22日上午,开始进行攻打漆桥的战斗准备。漆桥据点驻有一个伪军加强连,总的战斗部署是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即组织四十六团二营中担任主攻,一营由团政治处主任陈绍海指挥,担任毛公埠方向的警戒;另一部由溧高地方武装配合,担任高淳及固城方向的警戒和打援任务,并抽一个连作预备队,在指挥所附近隐蔽待命;旅部特务营在大、小游山、小茅山一线组织设伏,东坝增援之敌。当日,按照部署,部队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同时,切断了漆桥伪据点与外界的电话线,一切准备就绪。夜幕降临后,二营在炮火的支援下,向漆桥守敌发起猛攻,但由于我方只有一门炮,且命中率低,炮火不力,未能有效地摧毁和压制敌火力点,敌人凭借工事进行顽抗,二营多次进攻均受敌火力所阻,难以制胜。这里敌人已成瓮中之鳖,被困守在据点里不敢出来。为了减小强攻可能造成的伤亡,做好打援准备,我军暂停进攻。 漆桥战斗打响后,正在东坝巡视的伪军副师长陈炎生得到消息,认为我军夜间未胜,白天必然撤出漆桥。为此,在23日晨,陈炎生率一个连从东坝出发,携带6车行李及大量伪币,前往漆桥据点。当他们行至叔村,改向经高家取大小游山之间的小道向漆桥偷偷地前进。到高家后,就展开战斗队形,边搜索、边行进。及至马家以西,开始对大小游山进行盲目射击,实施火力侦察。这里,我埋伏在该地的旅部特务营没有理睬他们,继续隐蔽,沉着等待时机;当伪军进入 我火力有效射程之内时,只听一声令下,手榴弹、机枪和步枪一起出动,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调转屁股向东坝方向仓惶逃窜。我旅部特务营一连当即尾追逃窜之敌,埋伏在小茅山的二连,也奉命穿过小山岗,先敌强占了叔村,切断了逃敌之退路,并以侧射火力,配合一连包围了这股敌人。当敌人发现东坝退路被切断时,便转向西南面的张沛桥溃逃,企图由此向高淳县城逃窜。此间,一连已迅速沿陈村向张沛桥穿插,抢先阻住了敌人;同时,二连也穿过下旺村,配合一连夹击逃敌。敌被迫向南溃逃,但南面从童家至张沛桥,其间横贯着一条大河,敌完全陷入了背水作战的困境。这时,一、二连从东北、正北、西北三方向一齐冲向敌群,在一片冲杀声中,陈炎生等及他们携带的物资,全部成了这次战斗的战利品。张沛桥战斗胜利结束,整个战斗进行了20多分钟,我军无一伤亡。 伪军副师长陈炎生被俘之后,围攻漆桥的战斗还未结束。后由陈炎生给漆桥伪军写信,我军同时向据点内伪军喊话,漆桥伪军在我军强大攻势的威胁下,当即被迫投降。 至此,历时4天的溧高战役结束。是役全歼东流、新桥、邰村和漆桥一线之敌。仅漆桥、张沛桥之战,就缴获长短枪150余支、轻机枪3挺,俘伪师长陈炎生以下700余人 溧高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吞食我根据地的计划,为发展溧高、宣当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牵制敌人的进攻,配合四十八团尾追敌后,收复郎广,开辟新的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作了报道。
(高淳区老区开发促进会供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