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12    

  一、东进横山
  横山,地处苏皖交界,连绵数十里,大小山峰六十多座,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势险恶,地形复杂,树高林密,资源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是新四军开辟的根据地。1938年新四军组建先遣支队,深入苏南进行战略侦察,4月28日先遣支队在粟裕司令员的率领下,从皖南歙县岩寺出发,5月19日攀越横山,到达江宁,设司令部于铜山业家庄,设先遣支队指挥所于上庄。新四军第一支队在陈毅率领下,6月12日,一支队新一团东进横山,在小丹阳设司令部,积极开辟横山抗日根据地。后一支队东进茅山,二支队三团接替一团,开创了横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新局面:
  1、宣传组织群众。在桑园铺等地组织了农民抗日救国协会、青年抗敌协会、妇女抗日协会,惩处三户通敌地主,罚款万元(银元)、稻谷千担、衣服千套,大部分给了受害群众。
  2、组建抗日武装。1938年9月,陶吴地方自卫团和游击队组成三中队,朱门自卫队组成二中队,谢村、秦村、曹村3个自卫队改变成四中队,是年冬,二中队、三中队合并成苏皖边区第三抗日自卫大队,1939年上升为新四军主力。这些地方武装的建立,对于壮大新四军力量,发展横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
  3、粉碎敌伪扫荡。三团从进驻横山起,一个月的时间,摧毁禄口、朱门、陆郎13个敌伪据点和维持会,收复丹阳、横溪、谢村等村镇,救出被强即将送往南京的安慰日军的青年妇女30多人。1938年9月~1939年10月,三团共作战53次,致敌伤亡371人,缴获长短枪44支。在横山地区重要的战斗有:小丹阳战斗,1938年8月23日始,持续5天,毙敌20余名,伤敌30余人。禄口战斗,是1938年10月2日对禄口敌人的进袭战,毙敌12名,伤敌2名。横山战斗,是三团1939年1月8日粉碎日军分进合击的战斗。敌人先后6路兵力向三团围攻,企图一举歼灭三团,结果以三团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此次战斗毙敌50余人。云台山战斗。1939年2月25日,三团一营近百名战士在营长邱立生、教导员王荣春率领下,进驻云台山后石塘村,晚饭后转移至曾庄宿营,被伪装成乞丐的密探发觉,26日晨被日伪包围。三营战士经4个小时反复冲锋肉搏,一部分战士突围。这次战斗牺牲惨重,牺牲65人,伤20人。这是三团进驻横山唯一一次失利的战斗,战斗结束时,天愁地惨,雪花飘洒,山河皆白。横山事件。1940年6月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主力部队调离横山,敌伪顽反动势力纠结在一起,利用大刀会发动反革命暴乱,围攻我地方武装,杀害抗日人士,制造了“横山事件”,新四军暂时丧失了横山抗日游根据地。
  4、消灭三害,安定民心。“横山事件”后,敌伪顽把魔爪伸向横山,祸国殃民。江当溧三县剿匪司令周石安,横溪自卫团团长黄宪章,横溪伪镇长姜若兰成为横山地区委三害。1942年6月中旬,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旅长钟国楚率四十六团挥戈横山,恢复了横山抗日游根据地。1943年5月,钟国楚率46团紧逼周石安老巢——梁村,使其缴械就擒。1943年9月18日横山县委特工部长朱浩群和军事科长李琪带短枪班,出其不意摸到黄宪章家中,将黄击毙。1945年3月,还是李琪、朱浩群带短枪班潜入横溪据点将姜若兰捕捉后,拖到闷水桥将其砍死。三害被除,人心大快。
  二、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
  1938年8月,成立了江当溧三县自卫抗敌委员会,业文明任主任,1942年2月,改为江当溧三县行政委员会,张干农任主任,1943年冬正式改为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李钊,副县长刘杰枝。时辖云台区、谷里区、霍里区,按“三三制”原则,同时建立区政权。
  1、成立县参政会。1944年春,为了争取各界人士共同抗日,成立横山县参政会,张干农任会长。在山西、山南、山北分别成立了参政分会。在中共统战政策的感召下,爱国人士为抗日民主政权尽职尽力,在对敌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2、建立抗日武装。县政权不断加强武装建设,经半年努力,各区先后建立区大队。1944年7月26日,横山县正式建立抗日自卫总队,县长李钊兼任总队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总队独立作战或配合主力部队进行大小战斗一百多次,打死打伤敌人近千名,缴获枪五六百支,拔除日伪据点十多个,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壮大,两个连上升到主力部队。到1945年日本投降,横山县有正式武装500多人,民兵2万余人。
  3、开展除奸斗争。顽区长吕孟宽威胁群众拒交救国公粮,运送粮食资敌。1944年3月副县长刘杰枝带横山县山西游击连将吕捉拿归案,以汉奸罪将其枪决。镇压吕孟宽推动了“双减运动”。周东林、杜正春等组织伪警备队,依附日军,破坏双减,煽惑抗交救国公粮。1944年5月横山县委派童超、刘杰枝夜袭伪警备队,逮捕了周东林、杜正春围,俘获警备队所有成员。夏孝义,陆郎人,抗日初期,他哥哥夏孝礼,拉上队伍,以“商民自卫队”旗号在地方活动。夏孝义接手后,占山为王,鱼肉乡里,叛变投敌。1944年8月四十六团全歼夏孝义伪自卫团,搬掉了横山抗日根据地的绊脚石。1944年10月刀会总坛长谢鲁瞻发动所谓万人暴动,妄图把新四军赶出横山,横山警卫连、山西游击连直捣薛镇刀坛总会,彻底消灭伪军中队,缴获全部武器弹药。敌伪制造的刀会暴乱,彻底粉碎。1945年大军北撤前镇压刀会头目点传师熊学忠、熊三星,为留守斗争创造了条件。
  三、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设于横溪街道许呈村,当时有瓦房99间半,解放后大多分给了贫下中农,目前仅存五间两厢,前庭后院。经几次修缮主体建筑粉墙黛瓦,红漆梁柱。前庭巧筑花台,百花争艳,后院古槐参天,遮阴蔽日。
  1985年江宁县政府立碑,将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确立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厅内设展板38块,藏书500余册,通过图文并茂介绍,珍藏实物展示,控诉着日军侵华暴行,反映了灾难深重的横山百姓;描述新四军先遣支队东进的战斗历程,展现了抗日将士的光辉业绩;介绍了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的设置,纪录了抗日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情节。

 

 

(江宁区老促会、横溪街道分会供稿)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