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革命老区
/ 人物风采
怀一片真情 谱扶贫新篇——南京北岳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建明扶贫记实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8/07/11
南京市浦口区革命老区石桥镇(今属浦口区星甸街道管辖)工业区石盛路有一个企业——南京北岳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耿建明是这家民营企业的创始人,他的名字在当地响当当,被干部群众称之为怀一片真情,谱扶贫新篇的志愿者。 耿建明,是南京市江浦街道五里村人,1969年出生,1988年高中毕业后,在江浦五里村小学当了2年代课教师。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感召下,他敢想敢闯,1991年毅然辞去了代课教师,到深圳打拼。2000年回到江浦街道瑞科特公司,从车间主任,一直升任至公司分管销售和技术的常务副总经理。2011年独自创办了南京北岳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力配套产品生产。为了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对革命老区怀有深厚情结的他,一心想为老区发展、为扶贫攻坚做一点实事。2014年3月,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耿建明将企业从江浦街道珠江工业园区整体搬迁到革命老区石桥镇工业园区。通过3年拼搏,到2017年底已成为拥有占地面积45亩,10000多平方米标准厂房,以及140多台(套)的数控冲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激光切割机、压铆机等各种先进生产和试验设备、专门从事屏柜加工的规模企业。同时,与国电南自、南瑞、东大金智、四方亿能、上海石威、合肥科大、西门子以及南京十四研究所等大型电力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配套合作关系。2017年公司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利税近600万元。 耿建明说企业发展了,自己有条件和能力帮助老区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近年来,企业招录了当地35岁至45岁困难家庭73人就业,占企业总员工139人的52.5%。这些职工基本都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又无特长、外出就业难,又是家庭“顶梁柱”,基本都是低收入户。公司在工资上,保证这些职工每月3500元,年收入达42000元。在此基础上,还为其交纳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稳定的工资收入,让这些困难家庭人员在家门口既就了业、又脱了贫。根据公司财务报表统计:2017年,企业为困难家庭职工支付工资3066000元,缴纳“五险”费用为1021416元。为了企业可续持发展,针对一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困难家庭职工,每年分批次、分工种、分类型,将他们送到相关机构进行封闭式培训,年培训费用达10万元。通过培训,使这些职工成了熟练的操作工,有的还成了技术能手和技术标兵。 耿建明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企业为职工办起了食堂,建起了餐厅,让每位职工免费享受“三菜一汤”的中、晚餐,企业还建起了工会组织,企业工会每年组织职工两日游,经费由企业负责,每位职工生日都安排100元的慰问品;每年春节前夕,企业召开年终表彰会和职工集体聚餐,开展活动抽奖,奖品有冰柜、彩电、水果压榨机、热水瓶、羽绒被等,费用达10万元。企业还与所在地的石桥卫生院联手,每年为每位职工体检一次,费用达7万元,让职工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目前该企业员工们精神抖擞,和谐相处,一人有难大家齐帮。如锻造车间钳工诸云根去年患了癌症,家中十分困难,员工们纷纷捐资、企业资助10万元为其治病,使他家庭成员和亲友们十分感动。帮助扶济困、关爱弱势群体,是耿建明对革命老区人民最热爱的表现。为了老区的残疾人能就业,2017年,公司申报了一个福利企业,安排了50名残疾人就业,从事适应工作,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收入,解决了社保问题,为他们的就医带来了方便。公司每年支付100多万元,缴纳“五险”费用67多万元,在残疾家庭和残疾人群中传为美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18年耿建明计划公司投入500多万元,新建2160平米标准厂房,生产新型建筑产品,投放建筑市场。公司规划在未来三年,再投资2000万盖10000平米综合楼,引进相关技术人员50名,开发电力成套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浦口区“三会”、星甸街道扶贫分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