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以互联网+农业创新 融合三产致富农民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07    

   浦口区永宁街道西葛社区“南京简诺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9月正式成立,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共有社员115人,主要涉足龙虾养殖、各类农副产品生产等多个领域。合作社拥有核心种植、养殖基地600亩,其中种植基地100亩,主要用于果树等经济农作物种植;养殖基地500亩,主要用于自有品牌“简诺龙虾”的生态养殖。从2015年开始,合作社充分融入互联网+创新销售,打开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销售总收入378.6万元,其中网络销售达到120万,实现盈余56.79万元,盈余返还30.67万元,人均盈余返还达1965元,社员人均年收入较2014年相比增收率达到13.5%。以互联网带户发展为抓手,紧紧围绕创新养殖、种植、深加工、休闲农业等几个纬度进行合作社的转型与发展,并立足高品质农产品,深入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借助“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衍生农产品加工与创新——休闲旅游服务”这一全新的运作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或创业机会,带动农民致富,成为浦口新农村建设一颗明珠。
  一、建立衍生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带领农民致富
 2016年是该“合作社”融入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第二个年头。该合作社创始人张思泽认为,他是全村1728人创业带头人,要发挥合作社带动作用,把龙虾 产业做成一个为低收入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把村民的农产品输送到城市中去,在该街道扶贫分会和区农委大力支持下,他于2014年在江浦街道顺利开设80平方米的农产品直营店,形成一个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产销窗口,实现了合作社生产与市场销售的无缝对接,使合作社成员种植的优质农产品及时销售到浦口千家万户居民家中。同时合作社还紧紧围绕“科技带动农业创新”这一发展宗旨,与南京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南京馆”、南京市农业委员会进行全面长期合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全力构建一个集科学养殖种植、衍生农产品深加工、田园风光旅游、农家乐自驾旅游、户外观光休闲、农业科普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生态圈体系。
  作为整体规划的关键一步,年初经过和不同的电商公司接触,选择了与实力和经验都过硬的“南京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本草龙虾”线下加工生产、线上销售的推广模式。目前,“简诺龙虾”已成为“南京馆”旗下拳头产品“虾兵蟹将”的唯一官方供虾平台,双方共同研制并推出了“本草系列龙虾”,在汤汁选料、龙虾挑选,以及烹饪、物流配送等各个食品深加工环节进行了规范标准与系统化的流程制订。到今年九月底,加工生产“本草龙虾”12万斤,网络销售额达到800万。使合作社115个成员小龙虾养殖、加工生产和销售一条龙作业得到了实现,人均收入达2.5万元,使40个低收入户家庭走上了致富路。同时,依托“南京馆”还从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层面入手,针对合作社社员在互联网推广、移动互联营销、客户跟踪服务等多个薄弱环节进行了专项的技术指导与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帮扶指导的针对性。
  二、深化产业布局,争当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与此同时,顺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合作社在2016年全面启动生态农业建设,农家乐已初具规模,于6月建成并试运营。在此基础上,合作社还着重依托果蔬种植与水产养殖两个领域,借助与“南京馆”的合作契机,依山傍水加快生态园林项目规划与建设,加快了对本地衍生农业及农产品的开发力度,综合打造休闲农业生态圈体系建设。一方面,借助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与流程,实现对合作社内各类农产品规模化品牌打造与市场推广,另一方面,借助休闲生态旅游的发展契机,开发旅游观光产品,并有目的性地推出包括美食烹饪、插花曲艺、养生保健以及服务等在内的各项职业技能培训,为更多的本地及周边农村留守人员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到目前为止,该合作社常年用工26人,高峰期用工40余人,人均工资每天100-120元,并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达52人,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使一些贫困户得到了及时帮扶。如贫困户刘明辉,1996年由安徽黄圩搬到西葛来,由于是外来人员,没有土地,只能做点早点维持生计。每天凌晨2点他就要起床准备面点,爱人身体不好,常年吃药,由于本地人口不多,做早点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三口最基本的生活,但是由于生病的爱人需要照顾,他无法像其他同龄人那样去外地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可是孩子读书已经欠了很多钱,万般无奈的刘明辉只能再次向亲朋好友借款,终于在2015年把孩子的婚事办了。 喜事忙完之后,刘明辉就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借了这么多钱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呢”。
  张思泽在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当即上门找到了刘明辉,请他到合作社来上班,承诺每年保底工资3万5千元,家里有事随时可以请假。由于工作出色,如今的刘明辉已经成了合作社的工人小组长,见到谁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当村里人都说“张思洋,你这是做了好事”的时候,他总是微微一笑,谦虚的说:“是他在帮助我,工作上的事情只要交给他就再也不用担心”。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村里不管谁家有困难找到他,他都会尽力帮忙,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谁还没有个难处的时候呀,我只是现在的情况比他们好一点而已,尽力而为,能帮就帮一点”。

 

(浦口区“三会”、永宁街道扶贫分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