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三会首页
三会概况
文件通知
资讯动态
政策法规
乡村振兴
专项公示
经验交流
爱心企业
牵线搭桥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乡村振兴
/ 产业帮扶
加强管理 规范经营 扶贫帮困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17/04/07
南京礼宏蓄禽专业合作社位于横溪街道丹阳社区,紧靠安徽省马鞍山市交界,2008年由横溪街道分会牵头,经江宁区农工办批准成立并在江宁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5万元。7年来,在合作社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现有办公场所165平方米,入社养殖大户由原来3户,现在已发展到10户,社员人数由原来15人,现在已达到45人,现有固定资产达到150万元,猪舍1000平方米,全年生猪养殖量达到1200头,全年养殖生猪出栏达到800头,年产值达到180多万元,生猪养殖已成为社员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社员因此脱贫致富,养猪积极性越来越高。 一、加强管理规范运作,不断向社员提供优质服务 我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规定,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作社是有组织章程和组织结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是社员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我们合作社大力维护社员安全生产,调动社员积极性,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收入。合作社以合作市场为导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接产销,沟通信息,每季度还召开一次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社员大会,虚心听取社员的合理要求和建议,积极帮助解决社员生产和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社员的生产和经营水平。合作社坚持向社员提供“五个统一服务”:⑴ 统一供精服务。集中饲养公猪,一律实行人工授精,确保精子质量和成功率。⑵ 统一组织联购苗猪服务。饲养二元母猪,大力发展推广三元杂交猪。⑶ 统一组织饲料及加工服务。集中采购减少中间环节,千方百计降低成本。⑷ 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服务,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今年已组织多次养殖培训班,参加人数80多人次。⑸ 统一组织联售服务,联系商贩集中上门采购,开展联合销售。7年来合作社帮助社员销售生猪1000多头,为社员代购饲料200多吨,代购猪苗1300多头,降低社员成本14.8万多元。 二、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 南京礼宏蓄禽专业合作社成立七年来,得到各方的关心和支持,在政策上得到市、区农委和街道有关部门给予的优惠扶持政策,在资金和技术上区“两会”和街道分会帮助我社借给流动资金 3万元,贴息贷款5万元。街道分会还牵头帮助我社举办生猪养殖培训班,千方百计提高我社养殖水平,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我社已有7年生猪养殖的经历,7年来在市区“两会”和街道分会的支持下,是从2头母猪滚动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经验不足,缺少养殖技术,经济条件也有限,设施不到位,发现病情不能及时解决,加上市场行情三起三落,养殖风险大。船小怕风浪,我们在生猪养殖处于最低谷阶段时,街道分会领导亲自上门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并给于鼓励支持。 2009年,遇生猪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来势凶猛,死亡近100头,损失10多万元。我们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社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参观人家的养殖场所,找出差错,回来以后采取四点措施:一是扩大猪舍,新建和改造猪舍400平方米,改善降温通风条件。二是改良品种,大力推广二元母猪,新增母猪50头,当年饲养三元杂交生猪近千头。三是做好防疫,切实做到早防早治,把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四是节本降耗,苗猪自繁自养,饲料多渠道、少环节采购,千方百计降成本。通过合作社几年不断的努力和奋斗,2014年我们在街道分会的支持和帮助下,解决了生猪养殖流动资金,扩大改善猪舍建筑,今年全年发展生猪养殖1200头,和去年相比增加30%,全年预计出栏生猪800头,每头生猪出售2300元,合计产值今年达到184万多元,减去生产成本(猪苗、饲料、人工工资)等费用和开支,一头生猪纯利润达500元,今年预计合作社纯利润能达到40万元。合作社走上了一条致富发展的道路,社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三、解决就业,促进扶贫帮困 我们合作社成立七年来,发挥了合作的优势,每年解决固定劳动力8人,季节临时用工350人次,合作社每年共发放近20万元工资,解决部分社员脱贫致富。社员李保才,全年在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中午合作社还供应中饭一餐,全年工资收入2.1万多元,既解决就业,又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社员经济收入,而且解决了弱势农民的就业,促进了帮困,培养了一支农民营销队伍,起到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江宁区“两会”)
南京礼宏蓄禽专业合作社位于横溪街道丹阳社区,紧靠安徽省马鞍山市交界,2008年由横溪街道分会牵头,经江宁区农工办批准成立并在江宁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5万元。7年来,在合作社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现有办公场所165平方米,入社养殖大户由原来3户,现在已发展到10户,社员人数由原来15人,现在已达到45人,现有固定资产达到150万元,猪舍1000平方米,全年生猪养殖量达到1200头,全年养殖生猪出栏达到800头,年产值达到180多万元,生猪养殖已成为社员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社员因此脱贫致富,养猪积极性越来越高。 一、加强管理规范运作,不断向社员提供优质服务 我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规定,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作社是有组织章程和组织结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是社员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我们合作社大力维护社员安全生产,调动社员积极性,抵御市场风险,提高经济收入。合作社以合作市场为导向,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接产销,沟通信息,每季度还召开一次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社员大会,虚心听取社员的合理要求和建议,积极帮助解决社员生产和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社员的生产和经营水平。合作社坚持向社员提供“五个统一服务”:⑴ 统一供精服务。集中饲养公猪,一律实行人工授精,确保精子质量和成功率。⑵ 统一组织联购苗猪服务。饲养二元母猪,大力发展推广三元杂交猪。⑶ 统一组织饲料及加工服务。集中采购减少中间环节,千方百计降低成本。⑷ 统一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服务,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今年已组织多次养殖培训班,参加人数80多人次。⑸ 统一组织联售服务,联系商贩集中上门采购,开展联合销售。7年来合作社帮助社员销售生猪1000多头,为社员代购饲料200多吨,代购猪苗1300多头,降低社员成本14.8万多元。 二、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 南京礼宏蓄禽专业合作社成立七年来,得到各方的关心和支持,在政策上得到市、区农委和街道有关部门给予的优惠扶持政策,在资金和技术上区“两会”和街道分会帮助我社借给流动资金 3万元,贴息贷款5万元。街道分会还牵头帮助我社举办生猪养殖培训班,千方百计提高我社养殖水平,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我社已有7年生猪养殖的经历,7年来在市区“两会”和街道分会的支持下,是从2头母猪滚动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经验不足,缺少养殖技术,经济条件也有限,设施不到位,发现病情不能及时解决,加上市场行情三起三落,养殖风险大。船小怕风浪,我们在生猪养殖处于最低谷阶段时,街道分会领导亲自上门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并给于鼓励支持。 2009年,遇生猪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来势凶猛,死亡近100头,损失10多万元。我们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组织部分社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参观人家的养殖场所,找出差错,回来以后采取四点措施:一是扩大猪舍,新建和改造猪舍400平方米,改善降温通风条件。二是改良品种,大力推广二元母猪,新增母猪50头,当年饲养三元杂交生猪近千头。三是做好防疫,切实做到早防早治,把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四是节本降耗,苗猪自繁自养,饲料多渠道、少环节采购,千方百计降成本。通过合作社几年不断的努力和奋斗,2014年我们在街道分会的支持和帮助下,解决了生猪养殖流动资金,扩大改善猪舍建筑,今年全年发展生猪养殖1200头,和去年相比增加30%,全年预计出栏生猪800头,每头生猪出售2300元,合计产值今年达到184万多元,减去生产成本(猪苗、饲料、人工工资)等费用和开支,一头生猪纯利润达500元,今年预计合作社纯利润能达到40万元。合作社走上了一条致富发展的道路,社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三、解决就业,促进扶贫帮困 我们合作社成立七年来,发挥了合作的优势,每年解决固定劳动力8人,季节临时用工350人次,合作社每年共发放近20万元工资,解决部分社员脱贫致富。社员李保才,全年在合作社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中午合作社还供应中饭一餐,全年工资收入2.1万多元,既解决就业,又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增加了社员经济收入,而且解决了弱势农民的就业,促进了帮困,培养了一支农民营销队伍,起到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江宁区“两会”)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苏ICP备20230552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