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乡村振兴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40828155655.png

未标题-1.jpg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创新引领发展 实干兴业富民    

供稿:本站|发布时间:2021/05/17    

一一高淳区"三会”调研侧记

      初夏的高淳,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蓝天白云下的鲜花、果园时儿飘来几缕清香。5月13日至14日,高淳区"三会"会长张立新率副会长卞之凤、罗爱玉、卞维华、夏功保、李云及街镇"三会“分管副会长、秘书长等人员,深入全区8街镇,就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开展专题调研。重点通过看项目、议变化、谈感受,增进共识、激发热情、积极建言,助力乡村振兴。

      在产业发展上,他们所看的砖墙镇永胜圩片区李新玉水产养殖家庭农场,该场除养殖成鱼外,今年培育的500多万尾鳜鱼苗已上市,十分抢手;鲈鱼苗正在培育之中。仅苗鱼培育,每年可赚200多万元。东坝街道倩宝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本地一创业青年经营,除种植2700亩有机水稻,近年投入2000多万元,增加了稻谷烘干、稻米加工等配套设备,年加工销售稻米6000多吨,带动周边万亩水稻种植和上千户农民增收。近年新建成的漆桥街道双游村农创园,面积达1700多亩,园内有水稻种植、花卉基地、体育场地、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多元发展,帮助和带动村民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成了全区农业发展示范村。大家认真听取了这些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详情介绍。

      在设施建设上,投入近20亿元的花山跨湖大桥在建,将打通高淳与安徽宣州又一快速通道,断头路瓶颈不断缓解,为周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投资30多亿元的退圩还湖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此项目建成对生态环境、滨湖新区建设,加速乡村振兴将是千载难逢机遇。阳江镇胜利圩灾后重建、农田设施建设已拉开帷幕,可于6月竣工,由引进的经营主体进入从事以粮食种植为主的规模经营,将增加新的粮食生产基地。生态环境打造、基础设施建设,还吸引南京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淳新办大学城,已有4所高校进入和即将进入,目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迁入,在校师生4000多人。未来全部院校进入可达5万人,为本区及全国培养更多高素质职业技术高等人才,满足产业、事业发展需求。调研人员一一听取了现场介绍。

     在乡村建设上,原本偏辟落后的固城街道花山村三上的汪家垄、马家垄自然村,抓住花山跨湖大桥新建机遇,争取专项资金,投入600多万元,打造成市级美丽乡村宜居村,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桠溪街道跃进村西舍自然村,由区投入5200多万元,将民俗古村落打造与新建高淳区党史教育馆融入其间,西舍红色堡垒提档升级,使之成为省市区党史教育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桠溪国际慢城的一道亮丽风景,吸引更多党员干部及游客前去参观。区街"三会”人员听取了详情解说。

      在调研中,大家专心致志,通过边看、边听、边问、边议,最后进行座谈,从一个个发展项目中,从一处处发展变化中,从一块块红色展板中,得到更多启示、引发许多思考。

(高淳区"三会"   李云)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南京市乡村发展促进会、南京市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南京市扶贫开发基金会
苏ICP备2023055283号-1

关注


gh_d5bf5e97c38c_258.jpg